包头市级非遗项目—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
项目介绍
在达茂旗颇具影响的民族服饰店是一家传统的达尔罕蒙古民族服饰店铺,其店主:格日乐图雅,自十七岁跟随父亲嘎拉胜巴拉登老人学习缝纫制蒙古族各种服饰,初学以成只为家人和亲友近邻服务,至2002年几经往呼市在《尚朵尔》和《森吉德玛》民族服饰学习深造,并研制传统的、新款式蒙古族服饰和演出服饰。多年来她以自己的独特的裁缝方法和缝制技艺获得社会的各界人士的好评和赞誉,并且把她的自身所学传授给女儿萨仁格日乐和儿媳刘小青。“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具体情况:达尔罕贝勒蒙古族服饰分为:长袍、袍、齐肩长褂、马甲、坎肩儿、衫衣。长袍、袍不论男、女都穿,齐肩、长褂、马甲是妇女穿;坎肩儿、衫衣是男的穿。
原达尔罕贝勒地区长袍、袍就有一道宽镶沿边儿,是没有开衩的衣服。后来模仿喀尔喀蒙古服装镶三道边儿,有时候也制作开衩的衣服。
色彩方面:男的主要穿蔚蓝色、浅蓝色的袍子,女的穿绿色、浅蓝色的袍子,红色、黄色是喇嘛、僧侣、贵族、名门世家常用。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百灵庙镇是达茂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驰名中外的边境要塞。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市)和23个牧业旗之一,东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相接,西与乌拉特中旗毗邻,南与包头市固阳县、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相邻,北与蒙古国接连,国境。
历史渊源
主要以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为主题,从奶奶开始就制作缝制蒙古族服饰,父亲继承了奶奶的制作技巧并传授于我,我又携带女儿、儿媳继承了前辈们的杰作。
基本内容
在从艺多年以来,前段为广大牧民群众服务,缝制生活服和婚礼服,从开店以后为我旗大型那达慕会议演展进行服装设计和制作,为乌兰牧骑和学校缝制舞台服装和校服。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蒙古袍、帽、头饰、乌兰牧骑演出服装、校服、坎肩、烟袋、靴子等。
在2008年包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展活动中被评为优秀作品,并获得奖励。
传承谱系
我从17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女儿十七岁时跟我学习,且到呼市《森吉德玛》民族服饰店学习现代民族服饰、帽子和演出服饰。
代表性传承人
格日乐图雅 — 萨仁格日乐
主要特征
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主要特征是:早期为中式、单边、宽大、身长、袖长男式以蓝色为主,女式以古铜色为主,以后发展到多种颜色,三道边的制作直至现今传统和现代式的多种样式。
重要价值
“达尔罕贝勒蒙古服饰”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其研究和传承价值很高,是值得传承的优秀草原文化遗产。
濒危状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许多蒙古族人们追求时尚、追求潮流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着装,渐渐的不穿本民族的服饰了,所以蒙古服饰的数量已经慢慢少了。
已采取的保护措施
1、收集、整理。
2、申报包头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