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人物履迹话包头》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26 09:39:34]  点击:4次

微信图片_20250526094007.png

图书信息

索书号:K922.63/24

馆藏地点:包头市图书馆四楼地方文献库

推荐理由:  

包头,这片黄河与阴山交汇的沃土,自古便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碰撞交融的前沿。战国赵长城遗迹蜿蜒山脊,秦汉烽燧静默守望,明清旅蒙商道驼铃声远,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金戈铁马的记忆与民族共生的智慧。为系统梳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脉络,编辑们历时五载,遍寻方志档案、民间口述与考古发现,编纂成这部三卷本《人物履迹话包头》,以人物为镜,映照包头两千余年的文明进程。

全书上、中、下三册共收录208篇人物传记,每篇皆以“履迹地理”为坐标轴——从九原郡戍边将领巡视的战国烽火台,到当代包钢工程师测绘的稀土矿区,不同时空的人物轨迹在包头大地叠合成多维历史图谱。书中不仅记载王侯将相,更让牧羊人、晋商驼夫、走西口匠人的故事与将军、文豪的事迹并置:比如下册第47篇《驼铃与钢笔》一文,既讲述1936年傅作义在包头新城规划中的战略布局,也收录了山西旅蒙商号“广恒西”掌柜在包头老茶馆调解蒙汉纠纷的细节。637帧图片中,既有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的泛黄合影,也有包头医学院首任院长手绘的人体解剖图谱,视觉叙事与文字互为注脚。

特别设置的“履迹地图”附录,将历史人物活动轨迹标注于古今对照地图,读者可清晰看到:北魏民歌《敕勒川》的传唱范围如何与当代钢铁厂的光影交错,詹天佑为平绥铁路选线时的勘测日记又如何预言了现代包头的工业格局。这些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历史人物的精神血脉,继续流淌在今日包头人的生命记忆中。


版权所有:包头市图书馆  蒙ICP备2022002772号-1  技术支持:派司网络-自由发
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与富林路交叉口  邮编014010  电话:0472-5218900  监督电话:0472-5227001

  今日访问量: 224 总访问量: 3172414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