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赵匡胤纪》 索书号:I247.53/FLG 馆藏所在地:包头市图书馆四楼地方文献区 推荐理由: 公元十世纪前半叶是中华民族又一次遭受劫难的时代。由于唐末藩镇割据,王仙芝、黄巢、沙陀部朱邪赤心(李国昌)起兵参与混战,造成长达七八十年战祸不已的恶果。中原地区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至公元960年陈桥兵变止,在短短的五十三年内,走马灯般地更换了五个朝代:后梁(朱氏),后唐(朱邪氏、无姓氏、王氏三朝),后晋(石氏),后汉(刘氏),后周(郭氏、柴氏)。在此期间,轮番有八姓十三个皇帝粉墨登场。每个皇帝上台亮相,一般就意味着一场战乱。 在历史的长河中,赵匡胤的形象常常被简化为"黄袍加身"的符号。冯利光的《赵匡胤纪》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这位开国皇帝的窗口。这是一本描写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生平事迹的历史小说。该书以宋太祖赵匡胤的传奇人生为主线,通过文学化的叙述方式,展现了赵匡胤从一名普通将领崛起为开国皇帝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以及他在建立宋朝、巩固政权和推动国家统一中的关键决策与作为。 这部作品最令人称道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写作范式。作者没有将笔墨局限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这些为人熟知的历史片段,而是深入挖掘赵匡胤作为"人"的复杂性。书中细腻地描绘了他从军旅生涯到登上帝位的心理嬗变,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 冯利光的笔触饱含人文关怀,他笔下的赵匡胤既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气度,也有普通人的彷徨与挣扎。这种双重性的刻画,让历史人物从冰冷的史册中走出,变得鲜活可感。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据之严谨,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之精准,都令人叹服。 作为一部地方文献,这部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使命。它让我们看到,历史小说可以如此贴近人性,如此富有温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宋初历史,又渴望读到精彩故事的读者来说,《赵匡胤纪》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