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走进老包头北梁的居民家里,首先看到的是火炕、锅台、隔扇、炕罩等内装修构件。
火炕是百姓人家休息睡觉的主要地方,一般占据房屋面积的三分之一。从火炕的位置、用途、砌筑工艺上分,有顺山炕、棋盘炕、倒炕、凉炕、砖炕、土炕之分。在炕的一头(多为靠近家门及窗台下的部位)砌锅台(也称灶台),用来烧水、做饭(即是锅连炕),让灶中的烟火由通往炕内的烟道循环至后墙角的烟囱,从房顶排出。通过烟火在炕内的烟道循环,使炕发热,产生温度,既不浪费柴炭,又使家里在冬季尤如烧暖气取暖一样不受冷冻之苦。有些人家屋大炕长,仅靠炕头的灶台烧火,炕尾(也称后炕)不热,便在炕中间部位的炕檐下部再加砌一个地灶,增加炕尾的热量。
隔扇一般是住大房子的富裕人家才有,主要用来分隔大房子的间数,似一堵墙把一间房分隔成若干间,有里外间之分。隔扇大多用方木做出四框,立框为边挺,横框为抹头。抹头与边挺的长度比例大约为1﹕3或1﹕4,按照需要向里开门,再分成若干均匀的扇格。扇格一般取双数四、六、八。每一个扇格又分为上下二部分,上部为格心,下部为裙板。格心是透明的,在四边另加仔边,在仔边上或仔边周围,用细棂条拼装成双交四婉或三交六婉的菱形图案或工字形图案,富裕人家则在仔边上雕刻各种花鸟图案,并施以油漆彩绘,显得更加精美。为了透明、防尘,旧时人们常用糊纸或夹纱来分隔内外,具有雅洁之感,现今已经全部换成玻璃了。裙板用薄木板镶严,有的人家在裙板上或裙板四角做些雕花或彩绘图案,在格心的上部还彩绘花鸟、人物、戏文、历史典故等图案,更添富丽华贵之气。
有的人家还在卧室里的炕檐向上加装木制炕罩。炕罩又分为落地罩、几腿罩、月洞罩、栏干罩等数种。不论是哪种炕罩,都与炕从地面到屋顶一般高,与炕的长度、宽度相同,下段为罩腿、中部为罩边,上部为罩头。罩腿很少雕花彩绘,在罩边和罩头上可做些雕花、彩绘、镂刻、镶条等工艺处理。在罩边上部的两个内角,可做雕刻云纹、花鸟雀替,里面则安装“眼圈儿”供挂床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