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包头市药用植物图谱》
索书号:R282.71-64/1
馆藏所在地:四楼地方文献区
推荐理由:
《包头市药用植物图谱》是一部系统梳理内蒙古包头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重要著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实用性和地域代表性。本书不仅为中医药从业者、科研工作者及植物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也为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包头市位于东经109°50',北纬41°61',面积为10161平方公里。地处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海拔为997—2 338m,整个地区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黄河冲击平原占平原的70%,沿黄河展开,地势平坦。包头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形成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干燥多风,气温变化较大,夏季炎热,七月份平均温度30℃左右,最高温度为38.4℃;冬季严寒,一月份平均温度﹣14℃左右;最低温度为﹣31.4℃;年平均温度5℃左右;昼夜温差大,一般为14℃;年降水量仅31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复杂的气候条件、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植物种类。辖有土默特右旗、固阳县、九原区、石拐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白云区以及市内三区(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区),阴山山脉——大青山(西段)横亘中部,北连乌兰察布草原、南临黄河、西接乌拉山和巴彦淖尔草原,东与呼和浩特土默川和乌兰察布草原相连。多少年来,居住在这里的劳动人民为了防病治病,充分利用地产药用植物,从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根据本文收载的品种(包括栽培种植),说明包头市药用植物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为我市开展采、种、制、用中草药提供了条件,对巩固和发展我市的中医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作者的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发现,包头中草药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全市共有药用植物103科466种,其中含种较多的科有菊科65种,蔷薇科30种,豆科38种,毛茛科21种,伞形科13种,唇形科22种,百合科15种,蓼科12种,玄参科11种,禾本科10种,计10科237种。
本书收录的只是包头地区部分常用中草药(包括个别茎木类和植物分泌物),例如:麻黄、侧柏叶、柏子仁、篇蓄、瞿麦、草乌、赤芍、防风、远志、郁李仁、杏仁、柴胡、秦艽、益母草、黄芩、车前子、茵陈蒿、艾叶、蒲公英、白果、西河柳等,野生资源还是相当充足的。另外我市一些民间常用中草药,例如:土大黄、沙旋复花、景天、玉米须、驴耳凤毛菊等不仅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且药源比较充足,有必要进行研究,从而加以总结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市公园绿化面积的扩大和提档升级,药用植物和各种花卉栽培正在开展,本文收载包括栽培的药用植物150余种。目前,黄芪、党参、枸杞普遍种植,人参已经引种成功。当归、川芎、川乌、桔梗、金银花、连翘、白芷、贝母(伊贝、平贝)、红花、款冬花、玄参、菘兰、紫苏、洋金花、射干、景天、银杏等都有了普遍的栽培。
本书的编纂出版,不仅是对包头药用植物资源的系统性总结,也可作为公众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普及读物。推荐所有关心中医药发展、植物资源研究及地域文化保护的读者阅读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