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献
《鹿野行来处处诗》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09 15:02:35]  点击:63次

微信图片_20241209145905.jpg

书名:《鹿野行来处处诗》

索书号:I267/29

馆藏所在地:四楼地方文献库

推荐理由:

两百年前的包头,还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庄。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建立财神庙碑记》中记载:“……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300里许,有村名日包头……”百年前的清末民初,包头曾经有过一段商贾云集、车船辐辏的繁荣,但也仅是“水旱码头”、“皮毛集散地”。“一五”期间,全国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中国建设者们把心血与汗水倾注在了包头这片热土上,让曾经“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曾经鹿鸣呦呦的包克图,呈现出“轰鸣机声远,纵横道路宽,川流人语欢”的繁荣景象。

如今的包头,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稀土、钢铁、铝业、煤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研发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军工装备基地,被誉为“稀土之都” 。

包头的建设者们,不仅为包头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更是在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激发创作灵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诗情画意,用生动的笔墨抒发美好情感,在日常生活里书写美丽崇高,用作品记录和见证了包头的发展历程。

《鹿野行来处处诗》是由包头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策划编辑的一本散文集,共收录了75篇赞美包头、歌颂包头的文章,全书约20余万字。作者们用抒情的语言歌唱包头的建设和发展,歌唱家乡的秀美和她高尚的精神风貌。

本书对于我们更真切感知包头,更深刻地了解包头,进一步提高包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有帮助的,非常值得一读。


版权所有:包头市图书馆  蒙ICP备2022002772号-1  技术支持:派司网络-自由发
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阿尔丁大街与富林路交叉口  邮编014010  电话:0472-5218900  监督电话:0472-5227001

  今日访问量: 947 总访问量: 3173137

蒙公网安备 15020302000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