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固阳》就是一部沧海桑田的山水话本。
上古的固阳,先是水域,继而成为树海、煤海,这些年来发现的大量水生物化石、煤层及油母页岩都是佐证。近万年来,经地震、造山运动、淤积、沉降、风蚀等等自然因素作用,固阳地势形成了“矮山有序成横列,河滩狭长西南顷”的现状,从山川、丘陵的比例划分可概括为四分丘陵、五分山、还有一分是滩川,这是地理意义上的沧桑岁月。早在石器时代,固阳就有人类活动,境内的西沙塔、上八分子、五千营子等地,都发现过石器时代的遗址。
秦汉时代,以大青山为界,显现了北匈南汉或战或和三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有呼韩邪单于、王昭君等一批英雄人物,曾为固阳做过巨大的贡献。南北朝时代,主要有拓跋鲜卑族在北方建立的政权,固阳一带成为北魏的北垂重地,还曾走出过皇帝。隋唐时期,固阳西来突厥人,和中原进行过多种形式的互融。至五代、宋时,中原王朝势力南移,固阳又成为多个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总体显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战场牧场皆固阳”的势态。到元代,因为汪古部和元统治阶层世代联姻,固阳一带安稳和谐,牛羊遍野,成为驸马之乡。明代,朱氏入主中原,元人北退草原大漠,庵达汗、阿拉坦汗等几代大汗经营这一地区,期间甚少战事,经营者深明大义,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时期史称后元。至清中后期,晋陕地区走西口人群大量涌入固阳境内,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深度融合,村落逐步形成,繁荣当地商业、交通运输业及制造业的同时,也逐步成为今日固阳文化的基础。
从文化层面讲,多民族共同创造了固阳多元的民俗民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固阳是中原王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西安和北方游牧民族政治、军事中心龙城之间的中间地带,境内又有大青山、色儿腾山两列天然的军事防务屏障。特别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山体特征和山势走向,成为两大民族集团往来的通道,也是两大民族集团必争的宝地。
抗战时期,因为大青山和固阳一带是北通蒙古、苏联,西扼大西北的咽喉,成为中华民族和外来侵略者的必争之地,所以,这里曾是民族间频繁往来之地,也是战事频发之地,从古到今,涌现出不少的风云人物,留下了许多传说和故事。这些战事、遗迹、人物及传说也为今天固阳的旅游特别是人文旅游奠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立县思路的确定,固阳凭借丰富的地下资源和地上特产,逐步走出了一条矿产品和农副产品就地深加工的道路,完善了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了工业园区建设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程。现在的固阳,欣欣向荣,蓄势而发,已经成为包头市大青山以北举足轻重的卫星城。
追远才能知今,只有了解一个地方的本来,才能开辟它的未来。话说固阳,终极目标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百姓福祉、文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