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本"《二十四史》,由张元济(1867-1959)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斥巨资广搜博采各史善本,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制版技术,呕心沥血十余年始告竣工。"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各种珍罕版本因年代久远而残缺不全,编校者通过许多版本相互参校、补缀,如僧人之"百衲衣",故而得名。
1920年,商务印书馆开始辑印"四部丛刊",进行途中,编辑者即注意到《二十四史》存在版本问题。但因一时找不到更好版本,不得已用"殿本"为底本影印。后经张元济多方搜求,逐渐汇集到一部分宋元古本。1926年《四部丛刊》重印时,商务印书馆发布预告称,除《明史》仍用殿本之外,其它各史都将以珍罕的宋元古本为底本影印。1930年,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以宋版古本影印的同时,商务印书馆正式宣布"百衲本"《二十四史》公开发售。按预售计划,"百衲本"《二十四史》应当在1933年全部出齐。但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日军飞机轰炸了商务印书馆上海总部,导致已经印制好的大量图书、印版焚毁,甚至连馆藏的宋元古本也未能全部抢救运出。到1934年间,除了"一二八"事变之前已经印制完毕并按预约售出的前两批六种史书,以及刚印制完成的第三批四种共计十种史书之外,其余"十四史"均需重新制版,有的还需重新搜求古本。商务印书馆同仁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学术、藏书等各界人士鼎力襄助,使这项伟大的工程没有中辍。张元济于1934年3月发布了"重订百衲本二十四史"的预约样本。全书至1936年出齐。
中华书局排印"聚珍本"《二十四史》针对普通读者的需求,商务印书馆影印"百衲本"《二十四史》针对专业读者的需求。一个有美观雅致的字体版式,一个有精益求精的描润校印,各具特色。论享受阅读,要看"聚珍本";论版本权威,当推"百衲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因其极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版本价值,从发行之初,即获各界赞誉。蔡元培赞扬张元济"博观精勤之成绩,所以嘉惠学子益无限量。"胡适写信给张元济道:"今早细看,欢喜赞叹,不能自已。此书之出,嘉惠学史者真不可计量!惟先生的校勘,功劳最勤,功用最大,"著名藏书家傅增湘盛赞:"《百衲本二十四史》所采获者皆前人未见之书,故其定论者多千古未发之覆。"著名学者顾起潜的评论是:"煌煌巨编,非有高深的学养,难能做出宏大的规划;博访古本、善本,非熟悉中外藏书情况,难以集事;搜罗异书,发扬特点,非有渊博的学问,不克有所发明。"该书风行七、八十年,至今为人称道,良有以也。